学诚法师-好好听话

耳根最利:“谛听,谛听,善思念之”

听闻,本身叫作闻慧,思叫思慧,不断修行,最后才能开智慧。所以,佛门里说“听闻随转修心要,少力即脱生死城”。

曾经有位古希腊哲学家,晚年的时候声望很高,拥有上千名学生。一天,这位两鬓花白的老者蹒跚着走进课堂,手中捧着一摞厚厚的纸张。他对学生说:“这堂课你们不要忙着记笔记,凡是认真听讲的人,课后我都会发一份笔记。一定要认真听讲,这堂课很有价值!”学生们听到这番话,立刻放下手中的笔,专心听讲。但没过多久就有人自作聪明——反正课后老师要发笔记,又何必浪费时间去听讲呢?于是开起了小差。临近下课时,这些学生觉得并没听到什么至理名言,不禁怀疑起来:这不过是一堂普通的课,老师为什么说它很有价值呢?课讲完了,哲学家将那摞纸一一发给每位学生。领到纸张后,学生们都惊叫起来:“怎么是几张白纸呀?! ”哲学家笑着说:“是的,我的确说过要发笔记,但我还说过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听讲。如果你们刚才认真听讲了,那么请将在课堂上所听到的内容全部写在纸上,这不就等于我送你们笔记了吗?至于那些没有认真听讲的人,我并没有答应要送他们笔记,所以只能送白纸!”学生们无言以对。有人懊悔刚才听讲心不在焉,面对白纸不知该写什么;也有人快速地将所记住的内容写在白纸上。后来,只有一位学生几乎一字不落地写下了老师所讲的全部内容,他也是哲学家最得意的学生。哲学家满意地把这位学生的笔记贴在墙上,大声说:“现在,大家还怀疑这堂课的价值吗?”

仔细倾听人们的谈话,他们自然会教你如何好好生活有这样一则小故事。有一天,猫妈妈把小猫叫来,说:“你已经长大了,三天之后就不能再吃妈妈的奶了,要自己去找东西吃。”小猫惶惑地问妈妈:“妈妈,那我该吃什么东西呢?”猫妈妈说:“你要吃什么食物,妈妈一时也说不清楚,就用我们祖先留下的方法吧!这几天夜里,你躲在人们的屋顶上、梁柱间、陶罐边,仔细倾听人们的谈话,他们自然会教你的!”第一天晚上,小猫躲在梁柱间,听到一个大人对孩子说:“小宝,把鱼和牛奶放在冰箱里,小猫最爱吃鱼和牛奶了。”第二天晚上,小猫躲在陶罐边,听见一个女人对男人说:“老公,把香肠和腊肉挂在梁上,小鸡关好,别让小猫偷吃了。”第三天晚上,小猫躲在屋顶上,从窗户听到一个妇人向自己的孩子叨念:“奶酪、肉松、鱼干吃剩了也不收好,小猫鼻子很灵,明天你就没得吃了。”就这样,小猫每天都很开心,它回家告诉妈妈:“妈妈,果然像您说的一样,只要我仔细倾听,人们每天都会教我该吃什么。”这个故事虽然很简单,但却能给予我们很深刻的启发:在生活、学习和工作中,很多时候需要我们用心去倾听,用心去学习。倾听不仅是一种态度,也是一种技能。做一只善于倾听的小花猫吧!

听话的艺术,一是听话不要听一半;二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,就是不要先入为主。否则,就会失去获得真相的机会。

同理心

放下自己,完全站在对方的角度,才有能力认真倾听别人的心声,去理解、去接纳,即使只有片刻。只要长时间地去练习,我们就会越来越接近对方,才能真正地帮到对方。

究其根本,听别人讲话,实际上是自己的心在与人交流。我们对别人的排斥、抵触,别人立刻就能感觉到。本来花时间听别人讲话是为了沟通交流,结善缘,结果不听还好,一听反而结了怨。

有经验的禅师会适机批评自己的弟子,挖苦他、责骂他、讥讽他,让他下不来台,营造种种境界,看他怎么办。而够量的弟子就能在这些逆耳的语言当中获得不一样的人生体悟。

烦恼中有一种叫“嗔心”的烦恼,俗称仇恨,就是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,一旦听到不喜欢的话,内心就会有一股“劲”出来,佛门里也会比喻为“热恼”。

真的忍辱,不是在忍别人,是在与自己斗。他人的语言是空气罢了,内心的“贼”才是伤害自己的元凶。

批评和指责是我们一生都要面对的境界,在批评中得体地用心,是一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基本素质,也是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基本条件。

一般情况下,每个人在学习中,比较会顾忌自己的面子,不情愿承认自己的短板,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的长处。这样一来,就不容易进步了。

佛法告诉我们,对他人好,一定要选择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,否则就容易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,反而对他人造成压力。这种“掏心掏肺”的好,其实是我执的另一种体现,还不够“好”,不是真好。改善的方法是突破“以自我为中心”的思维习惯,多用心去关注他人的处境与心情,放下自己的见解与论断,尝试去倾听、理解他人。这样慢慢就能从烦恼的紧紧束缚中解脱出来。

这种心理模式在佛法中有很精确的定义,就是“我执”——凡是“我”认为对的事情,大家都要这样认为;凡是“我”决定的事情,别人就不能更改。就是凡事都要顺着“我”的意思来,否则就不行。一个家庭中,每个人都有“我执”,程度轻重不同,角度不同。有的在这个地方很执着,有的在那个地方很执着;有的是对大事执着,有的是对小事执着。换句话说,就是“以自我为中心”的思维模式。

只是,懂得道理不难,难的是放下自己的想法,去接受、理解、倾听、尊重别人,那一刻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力量来突破。只要有改变,一切就都还有机会。

第二章 “是非以不辩为解脱”

要有放得下的洒脱,要有拿得起的担当,凡事要“认真而不当真”

别人口中的你,好也罢,坏也罢,都不是真正的你

想一想看,外人无论怎么说,贬损的都是他内心认为的那个你,从来也不可能伤害到真正的你,因为真正的你是变化的。

要懂得:别人的评价好听还是难听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对待。处理得好,好听的话是鼓励,难听的话是激励;处理不好,好听的话是奉承,难听的话是伤害。

未来也不是他人口里的,而是自己营造的。要相信自己,相信业果,工作与生活中,多看好样子,远离坏样子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

当你不再畏惧外在的目光,外在就会为你让路

佛法告诉我们,世间没有任何一个局面是永恒的,任何事都有因有缘有果,一切都在改变中。所以,我们一定要有向前看的勇气,因为任何一次自我更新,都要先经历挫伤和打碎的痛苦。就如做手术一样,开刀是痛苦的,但取出毒瘤就是新的开始。

缺点再多的说谎者也有优点,要能够找到他的优点,给予肯定,慢慢找到适当的机会鼓励对方改变。

佛法教我们这样作意:学会让那些骂声随风而逝,不要录下来反复重播,这个“录音机”就是自己的心。

是非以不辩为解脱,凡事要“认真而不当真”

所以,既要有本事把别人的坏话“不当真”,又要有能力去做出实实在在帮助他人的事情来,这才是足够好的。有句话说:一等人有本事没脾气,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,三等人没本事没脾气,四等人没本事有脾气。

同时,凡事要“认真而不当真”,二者少了哪一个都不行。当真,就容易变成执着;不认真,就容易流于放逸。对人对事要有放得下的洒脱,也要有拿得起的担当。如果仅仅是玩笑人生,那生活就会变成一个玩笑。

“不公正的待遇”,是在自己的判断和比较之中成立的——自己认为自己应该得到何种对待,然而却没有得到,别人却得到了。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得出的结论。但有时候,我们自己看待问题是相当片面的,所了解到的信息也不完整,并常常高估自己的付出,最后与现实相撞,觉得失衡、愤懑。

现实生活中,尤其是职场上,当觉得自己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时,不要第一时间怀疑主事者是出于私心而感到烦恼,而应当冷静下来,换位思考,好好反省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有可改进之处,别人有什么值得学习之处,否则很容易带着烦恼去看待他人,造成错误的判断。

有一次,丰子恺寄一卷宣纸给弘一法师,请他写佛号。宣纸多了些,弘一法师就写信问丰子恺:多余的宣纸如何处置?这就说明弘一大师深深懂得尊重别人,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,什么事情都不会自以为是,自作主张。

为什么我们很多人不能成事?就是因为有障碍——人与人的障碍,事与事的障碍。所以我们要去体会,才能知道什么是有违,什么是无违。

职场和社会有这样一个共识,你的成功取决于和对方谈话时让对方愉悦的程度

有道理

人与人之间的沟通,不是说服对方,而是理解对方;不是告诉对方,我多么有能力,而是告诉对方,我愿意接受你的想法,体恤你的感受。
世间常有“话不投机半句多”的说法,这是什么原因呢?佛法告诉我们,首先我们会产生种种的认识和想法,这些想法只是想法而已,是会变化的,这就是无常。今天这么认为,明天可能就那么认为。今年这么想,明年可能就会那样想,时时刻刻都在变化。

人与人之间的沟通,不是说服对方,而是理解对方;不是告诉对方,我多么有能力,而是告诉对方,我愿意接受你的想法,体恤你的感受。世间常有“话不投机半句多”的说法,这是什么原因呢?佛法告诉我们,首先我们会产生种种的认识和想法,这些想法只是想法而已,是会变化的,这就是无常。今天这么认为,明天可能就那么认为。今年这么想,明年可能就会那样想,时时刻刻都在变化。

一个人有没有智慧,第一就看你会不会听话

在佛经里,说人有六根——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其中,耳根最利。利是锋利、最厉害的意思。在《楞严经》里就有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》,讲的是由耳根入道,一门深入。《楞严经》里还讲,“从闻思修入三摩地”。要想入三摩地,第一个还是闻——听闻。

在修行中,“好好说话”与“好好听话”是有区别的,一个是讲说,一个是听闻,即内修外弘。“好好听话”是内修,是修自己;“好好说话”实际上就是要度众生,是外弘。

一句话:好好说话是启发别人,说别人需要的话;好好听话是启发自己,是修自己。

所谓“起心动念皆为错”。《楞严经》里用八个字讲得更透彻——“狂心顿歇,歇即菩提”。

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,如何区分自己是出于贪心还是欢喜心呢?其一,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,如果以利己的贪心为动力,就一定会痛苦;以利他的欢喜心为动力,导向就是快乐。换句话说,要衡量自己是否有贪心,就要看看做事的时候是否有痛苦。其二,观察做事的起心动念是否有恶。如果起心动念不对,是贪心在作祟,你就会患得患失,痛苦不堪,以致在克服困难时受到极大的阻碍。怎么克服贪心呢?就要按照佛教的次第来修行:布施,持戒,忍辱,精进,禅定,智慧;按照佛教的理论来修自己的心。

傲慢就是看不起别人。身体好的看不起身体差的,漂亮的看不起难看的,健康的看不起不健康的,有地位的看不起没地位的……都是病态。做人,一定不要傲慢,平平常常的,大家都和睦相处,多好!

不该知道的,你就先不要知道

因为佛门有解门和悟门:开了解门,往往就可能关上了悟门;开着悟门,就不要打开解门。说白了,就是不该知道的,你就先不要知道。真听话的,师父的办法就会比较多;不听话的,师父就不好办。自己懂得太多,最后谁的话也听不进去,就不好悟了。

在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这部论典里,有一个很著名的比喻,把错误的闻法状态分为三类。第一类,倒扣着的碗。就是说,碗倒扣在桌子上,绝对不可能装进水。比喻我们不想听闻,或者根本就没有能力听闻。在现实生活中,如果仔细观察,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很大。有的人听一遍就能记住;有的人不管怎么讲,或者没听见,或者没听懂,或者走神了,总之,就是不知道在讲什么。这样的人一般都属于有业障——听闻的能力有障碍。第二类,碗底有个洞。什么意思呢?水是倒进碗里了,但是会漏掉,倒多少漏多少。比喻我们在听闻善知识言教的时候,虽然听了,但是不思考,不重视,听完就忘记了。所以,我们听到了善知识的言教还不算,还应该反复地思维,如同在木头上刻印迹,反复刻,这样才能在心里留下很深的刻痕。如果不思维,就如同水上的涟漪,很快就消失了。第三类,脏碗。一个碗里很脏,有污垢,甚至是有毒,无论什么水倒进去,都会变成脏水或者毒水。比喻我们在听闻善知识言教的时候,内心已经有了一个想法、观念,无论听进去什么,都会被这些先入为主的观念解读和染污,得出的结论当然和听闻的善知识的言教本意大相径庭,甚至南辕北辙。

一位居士,大学毕业之后开始学佛,父母很不情愿,甚至很反对,常常为此有情绪。但是,经过几年的学习之后,发生了一件事情,彻底改变了父母对孩子学习佛法的态度。有一天,这位年轻居士开车带父母去医院看病,在路上,母亲拿起一颗糖,刚吃了一半,父亲就急了,嚷道:“你怎么回事,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吗?这么不懂得节制,那还看什么病呢?”母亲立刻反唇相讥:“用你说,我不就吃块糖,犯得上你这么说我吗?”车内的气氛立刻紧张起来,大家非常不愉快。按照以往的情况,再来两句,就会爆发更激烈的争吵。这时孩子跟母亲说:“妈妈,我爸不让你吃糖,他不是说你,他只是不太会表达而已。他是想说,他很需要你,很爱你,希望你健康,很害怕失去你,所以就会着急,一着急说话就会不好听。你不要听他的那个不好听,要听他对你的爱。”母亲沉默了。孩子又跟父亲说:“爸,我妈已经病了,她更需要宽慰。你那样跟她说话,也没有错,只是妈妈生病期间,身体不好,心情也不好,所以就会不接受。她也不是故意要跟你吵架,故意跟你对着来,她就是习惯了。你多理解她。”父亲也沉默了。车里的气氛一下就缓和下来,然后父亲跟母亲说:“好吧,是我不好,不该那样跟你说话,是我太着急了,以后我会改一改我的习惯。”母亲则跟父亲说:“我确实不该吃糖,本来就生病,让家里人着急,确实不好。以后我多注意。”

人们爱上的,往往是“被爱”的感觉

__问__:法师,这困扰世间的爱情该如何理解呢?

__学诚法师__:很多人所谓的“爱情”其实是一种交换:因为我对你好,所以希望你也对我好;人们爱上的,往往是“被爱”的感觉,是对自我的满足。所以,当这种“交换”不平等时,就产生了痛苦。真正的爱,是没有执着、没有要求、没有期盼的。

1.万事皆无常;2.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;3.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纠结,是妄想。

第六章 如何与父母好好相处

下雨了,撑伞就好,不要去记恨老天爷。

为什么孝是“色难”

浮躁、暴躁,是因为自己一直在排斥眼前的因缘,没有安住当下。内心一直在串习“我真命苦”“为什么要我做这些事情”等负面情绪,只会越来越深地陷入烦恼的泥潭。要转一种心态去面对,接纳现状,全心成长。污泥能令莲花更光华,磨砺能使钻石更闪耀。

第七章 如何跟孩子好好相处

去理解,去倾听,与任何人沟通的前提,都是心中不要有成见。

第八章 没有人会白白受苦

沉浸在自己的烦恼中,很难完全看清事实的真相,向上走的每一步中受的苦都是资粮。

爱别离、求不得、怨憎会,人生总是会经历这些苦

当发现命运不如意,就要仔细反省自己性格中的缺点、行为上的过失,把这些改过来,命运就能改变。

学习、做事,我们都不需要取悦别人,而是为自己负责。诸法无自性,成功是因为有成功的因缘,失败是因为有失败的因缘,只要我们去改变因缘,就能改变结果。相信自己会改变、会成长,而不是一直怀着负面的心退缩。

慢心重的人,喜欢观察别人的缺点,评论别人的过失;不容易与别人合作,处处想表现自己,得到别人的赞扬;不能采纳别人的意见,不能容忍比自己强的人。

存好心、说好话、做好事。想着更多的人,帮助更多的人。豁达、乐观、宽厚,不计较,不怕吃亏。不说人是非,不讥讽嘲笑,不怨天尤人,不轻浮卖弄。

人“直”好吗

不要因为内心的反感而失去了成长的机会,抛开情绪,心平气和地听听他的话是否有道理。若他的确指出了自己所看不到的缺点,正好借此改正;若他的话不属实,正好忍辱消业。

自己快乐、痛苦只有自己真正知道,不是别人说我们好才快乐,别人说一句不好就痛苦。人过得好不好,在于是否认可自己生命的品质,是否具备有价值、有意义的生命信念。

__问__:师父,我周围的同事每天都在为了评职称而拼搏,我自己对职称没兴趣,倒像很不上进似的。我只想好好提高教学水平,将来有因缘就去寺里念佛修行,可是为什么心里乱乱的?

__学诚法师__:有时候,我们对佛法的信心很弱,就会担心自己不去争是不是吃亏了,是不是不上进了;有时候,我们又看不起周围的人,觉得他们争名夺利太庸俗,内心很排斥。这些都不是如理思维,都是烦恼。真正对佛法有信心,内心不会纠结、矛盾;自己不求,也不要看不起求的人。

当你被人看不起的时候,是什么心情?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,当发现自己看轻别人时,要这样换位去想一想。此外,容易看不起别人的人,要刻意去看他人的优点。如果发现自己都想不起身边的人有什么优点,那就说明自己的“慢心病”很重,得治。慢心是一种错觉,既不如实了知自己,也没有如实了知别人,只是内心构建出一个“自己”的形象,与自己幻想的“他人”比较而产生的一种烦恼。这恰恰证明了自己的无知,是自己看不到他人的长处,不代表别人没有超过自己的地方。当发现自己起慢心的时候,好好反观内省,看清念头,辨明妄想。

先不要着急辩解,冷静地把他的话都听进去,从中寻找自己的盲区和漏洞,力争改进。他人的指责和批评,不管有没有道理,在我们听来往往都是偏颇的、错误的,这恰恰是因为我们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——人不会故意去做自己以为错的事。消解积怨,正是要靠自己放下执着,努力改变。

自信不能变成自满,“满”就是到头了,没有什么可以学习的东西了,只有自己最好、最对,别人都不如自己。自信是相信自己有学习、成长的能力,不惧每一次挑战和失败,而非和别人比较而产生的骄傲。

如蜂采蜜,只取其蜜。如果真心把自己的成长放在首位,那么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问题就会如获至宝,闻过则喜,因为这是真正有价值的,正是自己想要的。而因为别人的态度耿耿于怀,还是在意自己的面子,保护自己的我执罢了,都是自己的妄想和执着。

别人怎么能“贬损”到自己呢?他人的话只是一个音节罢了,从说出口的瞬间就消失在空气中了,如果自己没有听到,那么就跟没有发生过一样。自己“不舒服”,是因为顺着别人的概念去理解、接受、想象,把这些语句当作了真实的境界,其实根本不是如此。

因为道理是道理,自己是自己。所谓“懂得”的道理,是别人总结出来,自己听懂的,这跟自己思维得到的、在生活中运用的是两回事。听了很多道理,却从未真正纳入心灵,犹如病者空负药囊,却从未吃药一样。

总是希望别人理解自己,就很少将心思放在去理解别人上

如果你的意图是想“说服”对方,那就是“极难”的;如果你做好准备去“倾听”对方,才是真正的“沟通”。

不要总想别人为什么不理解自己,多去想想自己是否理解别人。

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”

心里不要怕累,越觉得累,越怕累,就越累。做完一件事就放下一件事,永远只面对当下一件事。

守愚守谦,常居学处。

最佳的管理莫过于信仰——让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意义所在。

“不公平对待”,是在自己的判断和比较之中成立的——自己认为自己应该得到何种对待,然而却没有得到,别人却得到了,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得出的结论。但有时候,我们看待问题是相当片面的,所了解到的信息也不完整,并常常高估自己的付出,与现实相撞,就会觉得失衡、愤懑。当觉得自己遭受了不公平对待时,不要第一时间怀疑主事者有私心,而应冷静下来,换位思考,好好反省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有可改进之处,别人有什么值得学习之处,否则很容易带着烦恼去看待他人,做出错误的判断。

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吗

智慧分为闻慧、思慧、修慧,前者为后者之因。增长智慧,从听闻开始。

Stay hungry, stay foolish

承认自己的无知,才能学到知识。